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3章 上天入地莫湾基(1)

缅甸确实有上千个翡翠玉石场口,但后世最出名的也只有8个。

分别是莫西沙场口、莫湾基场口、大马坎场口、帕敢基场口、会卡场口、后江场口、木那场口和南齐场口。

这里面又以木那场口最为出名,被称为“木那至尊”。

木那场口的原石料子,无论是种水还是颜色,都堪称至尊无敌,达到业界巅峰。

除此之外,莫湾基、会卡、帕敢基等老场口也久负盛名、各有千秋。

当然,能被誉为8大场口之一,剩下的大马坎、后江、南齐等场口也不是吃素的。

譬如南齐场口,种水好易翻色,业内甚至有“小小南齐出妖怪,一出妖怪超变态!”的说法。

而后江场口则是种水好,皮薄、盛产色料。

大马坎则是赫赫有名的黄加绿,也被称为皇家绿。

它们各有各的特色,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几个场口出的都是小料。

小的原石料子只有鸡蛋、馒头大小,最大的也不过几公斤。

跟老场口那些动辄几十、几百甚至上千公斤的大料是不能媲美的。

但老场口开发早,名声大,自然也就家喻户晓。

宋世尧既然抱着博弈的心态而来,自然会盯上这几个久负盛名的老场口。

强行跟他竞标,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,让缅甸计委会坐收渔翁之利。

所以阻击归阻击,顾明臻此次还有个重要目标,那就是莫西沙场口。

莫西沙是个新场口,以出产最上乘的“玻璃种”翡翠而闻名,被后世誉为“神仙场口”。

但如今的莫西沙还养在深闺人未识,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场口。

究其原因,是因为如今还是个重“色”不重“种水”,“以绿为尊”的年代。

大家都喜欢高绿满绿,对种水反而不太重视。只要是没有色的翡翠,一律当垃圾全部丢掉。

因为这个原因,早些年缅甸人将这些高种水的无色翡翠原石当建筑材料使用,一般用来修厕所。

直到七八十年代,香江、台湾的玉石商人发现了这里面的商机,将这种高种水的无色翡翠加工成首饰,才让市场对它的态度有所改观。

尽管如此,它仍然被定位在低端翡翠市场。

直到90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逐步的推进,许多西方理念开始进入华国,翡翠才有了“种水”的概念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